天涯法律网讯(林海、陈秋云)9月14日上午,在海口市美兰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上,美兰法院陈云峰代理院长所作的民事立案工作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并获全票表决通过。
2013年以来,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法院立案部门的指导下,美兰法院全面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司法效率、弘扬司法文明,坚持司法人文关怀、努力使立案庭成为架起人民群众与法院之间的一座桥梁,让小小的窗口泻入满屋的司法阳光,成为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展示司法文明的综合平台,成为美兰法院展示司法为民“新形象”的重要窗口。三年来,美兰法院一共登立各类新收案件21018件,其中,民事案件10196件,占各类案件总数的48.5%,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维护了当事人的诉权。
(一)严格依法受理民事案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三年来,美兰法院严格遵照《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树立正确的立案受理指导思想,防止出现乱争管辖权或推诿管辖权的状况,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之后,美兰法院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及《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贯彻实施办法》,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当事人诉讼,做到公开、透明、高效。
自实施立案登记以来,美兰法院民事立案工作总体情况良好,当场登记立案率95%以上,《海南日报》、《法制时报》、《国际旅游岛商报》、《南海网》、《海口网》等主流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兰法院的立案工作做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社会效果。2015年12月4日,省高院组织法官参加海南广播电台886频道 “宪法日”直播活动,美兰法院立案庭作为省高院指定的唯一一家直播连线的第二现场,由立案庭庭长作为连线嘉宾,介绍美兰法院立案登记及相关审判情况,受到广大听友好评。
(二)开通诉讼服务平台,科技助力民事立案工作
2015年3月25日,美兰法院开通了美兰法院诉讼服务平台。通过诉讼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申诉信访,实现了远程立案、远程信访,便民利民,有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的融合。开通诉讼服务平台以来,该平台共受理网上立案50件、网上信访13件、院长信箱8件,在线咨询29件,预约法官16人次,旁听庭审23件,预约查档5件,均全部办结,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没有距离的桥梁。《海南日报》在2015年3月28日以《动动手指可以网上立案》为题,报道了美兰法院网上立案,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做法,受到好评。2015年9月7日,《南国都市报》在“司法体制改革进行时”版面以《网上立案,一座没有距离的无形桥》对美兰法院网上预约立案进行了报道;2016年1月6日《法制时报》在头版“法治海南2015.亮点”以《试水网上立案,视频直播庭审》对美兰法院的网上预约立案也进行了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
美兰法院还开通了官方微博,粉丝2211人,发布微博3280条,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介绍法院的立案、审判等工作,畅通民意,进行法制宣传,与粉丝互动,为网友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同时,还开通了微信服务平台,至今已有266人通过手机关注“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公众号,通过“公众服务”可在线咨询立案、查询诉讼费用、查看开庭公告、预约旁听以及预约档案等服务。
(三)优化司法服务模式,打造司法为民之窗
一是积极推行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拓宽为民解决纠纷的渠道。三年来,美兰法院立案窗口一共办理立案调解197件,主要涉及离婚、变更抚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同时,我们还和区司法局、省医调委、保监会等机构对接,为传统的民事案件以及医疗纠纷、保险纠纷案件提供多元化的化解工作,并在2015年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书面交流。二是率先在全市法院推行在立案窗口办理诉讼费退费手续,方便胜诉、调解以及被驳回起诉的当事人退回诉讼费,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三是案件的立案质量以及服务态度和人性化的作风逐年有所提高,当事人的满意度逐年上升,服务态度和人性化的作风让当事人感动。四是推行邮寄立案或上门立案服务。对于因身处外地或行动不便等客观原因不能亲自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只需将有关立案的材料邮寄至立案庭,窗口工作人员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办理立案手续,并将受理通知书、预缴诉讼费通知书等相关材料邮寄或上门送给当事人,从而减轻当事人的讼累。三年来,一共邮寄立案61件,上门立案3件。五是积极实施司法救助,对涉及医疗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追索劳动报酬等涉及民生案件且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办理减缓免交诉讼费近60万元,确保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诉求得以及时实现、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障,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六是推行法院保全调解工作。在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主动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到庭调解,充分做好保全调解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七是引入第三方服务,为海南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提供便利条件,拓宽服务渠道,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当事人在民事立案、审判工作解疑答惑,营造化解矛盾的平台。